三门经济开发区 |
|
信息来源:
浙江省商务厅
发布时间:
2022-06-30
15:21
浏览次数:
|
|
一、历史沿革 2006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浙江三门工业园区为省级开发区,同年9月经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核定面积为0.57平方公里。为加快国家、省、市等重大发展规划的实施,加快我县海洋经济的发展,2012年4月三门县第十二届党代会提出组建设立三门经济开发区,主要由滨海科技城、大湖塘新区、工业园区、铁路站场组成,总规划面积约38平方公里。2015年,三门县在浙江三门工业园区的基础上整合县城西区、滨海新城首期等区块申请设立浙江三门经济开发区,同年12月省政府复函同意整合设立方案,批准设立浙江三门经济开发区,核定面积为10平方公里。2017年8月,台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大湾区开发战略,整合三门经济开发区和沿海工业城等产业平台,成立台州市北部湾区,在三门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增挂台州市北部湾区管理委员会牌子。2020年,三门县在浙江三门经济开发区10平方公里核心区域基础上整合临港型区块、沿海工业城区块进行整合提升,浙江省政府批复同意三门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工作方案,核定面积为67.58平方公里。 二、开发区域 三门经济开发区严格贯彻省、市、县委、县政府领导,着力于开发建设滨海科技城、大湖塘新区、工业园区、铁路站场四个区域。 滨海科技城启动区块基础设施投入近30亿元,建成城市道路60公里,填筑路基92公里,完成绿化面积80万平方,滨海新城首期13.5平方公里启动区块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区域交通、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等大民生格局逐步完善,浙大医院三门湾分院正式运营,三门技师学院、启超中学、英华外国语学校等一批学校成功落户,国药健康产业园、文旅小镇、元创科技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落地,滨海新城产城深度融合发展。 大湖塘新区共有30多家部门和10余家金融机构进驻办公,居住人口近3万,春之谷幼儿园动工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已发展成为我县政治、金融、文化中心。 工业园区基本建成,局部区块“退二进三”有序推进,形成以海市黄龙饭店、装饰城、青蟹市场、客运中心为中心的商业圈与交通枢纽,三门湾科创广场建成投入运营,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园项目到装修装饰阶段,基本构建区域科技创新大体系。 三、机构设置 根据三定方案文件精神,三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38平方公里)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对园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负责园区开发、建设、管理的县政府派出机构,为正科级建制。 在人员编制方面,在人员编制方面,下设管委会机关编制19人,正式在编13人;核定编制外临时用工27人,在岗22人;三门县开发区投资服务促进中心,核定财政全额拨款事业编制22人,正式在编18人。 在内设机构方面,按照理顺关系,完善功能,明确职责,精干效能的原则,并结合工作需要,经调研成立了办公室、经济发展局、招商局、建设管理局、社会发展局、政策处理办公室等6个综合性科室。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了党群工作办公室。派驻机构为自然资源和规划所、城管中队及警务室。 四、发展概况 2020年,浙江三门经济开发区182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60.7亿元(同比增长18.75%),占全县工业产值比重78%;财政总收入23.4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62.38亿元,同比增长35.28%;固定资产投资64.2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25.2亿元,技改投入16.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109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0%。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主导产业产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分别实现增加值65.98亿元、191.18亿元、91.47亿元,71.12亿元增速分别为23.55%、49.35%、74.10%、22.6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6.78亿元,同比增长120.7%。2020年入选浙江省开发区新材料产业链“链长制”试点单位。 五、重点产业链情况 三门经济开发区将重点打造以高性能塑料及树脂、聚氨酯材料及原料、高性能橡胶及弹性体为核心的先进高分子材料,以先进制造基础零部件用钢和先进轨道交通用钢为核心的先进钢铁材料,以特种陶瓷和新型建筑材料为核心的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积极拓展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等。 到2022年,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链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保持10%左右,规模突破120亿元;培育10家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产业链实现进出口额17000万美元,其中出口额突破16000万美元;力争新建设2家以上国家级新材料领域创新中心或研发机构,引进和培育2家以上高水平研究院(所)等科技创新载体;建成高性能橡胶基地、先进轨道交通基地、新型建筑材料基地等若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基地。 到2025年,完成新材料产业链全方位布局,新材料产业规上工业产值突破160亿元。 (开发区处供稿) |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